國際油價一度站上89美元一線,布倫特原油則嘗試突破90美元關口。就在剛剛過去的1月份,油價累計漲幅達17%,創(chuàng)下至少30年來1月份的最大漲幅,主要投行和石油公司均預計油價可能很快會突破100美元/桶。
在原油大漲的帶動下,國內化工品全線走高,甲醇、瀝青、燃油大漲超10%,PTA、PVC等漲超5%。
國內分析機構認為,當前大宗商品市場主要有三條線索:第一是美聯(lián)儲收緊貨幣政策帶來全球流動性的收緊,施壓大宗商品,特別是金融屬性較強的國際化品種;第二是中國經(jīng)濟改善,特別是地產(chǎn)和基建等投資端擴張帶來需求走強,利好大宗商品;第三是包括原油和銅等較多商品庫存處于歷史較低水平,這決定了一旦供需缺口擴大,存在逼倉式大漲的可能。
自去年一季度以來,企業(yè)庫存持續(xù)減少。疫情期間,消費者支出從服務轉向了商品,需求激增對供應鏈造成了巨大壓力,企業(yè)長期依靠庫存滿足2021年全年旺盛的商品需求。各大公司開始補充庫存有助于提升經(jīng)濟增速。四季度經(jīng)濟的強勁增長,讓美國2021全年經(jīng)通脹調整后的GDP達到了5.7%,創(chuàng)1984年以來最高增速。
在宏觀暖風頻吹,需求預期持續(xù)向好的背景下,不少機構看好一季度商品行情。國內經(jīng)濟還在磨底階段,政策不斷在加強,宏觀氛圍對商品仍然友好。庫存方面,雖然季節(jié)性淡季下部分商品庫存開始累積,且在年后全面復工之前累庫還會持續(xù),但鑒于全面穩(wěn)增長政策的加快落地,今年3-4月份旺季下的去庫仍然值得期待,這對于庫存偏低的品種尤其利好。
來源:涂料工業(yè)